《梁祝》经典重现 广东卫视《大师课》 吕思清讲述音乐背后的成长故事

     从青岛甘肃路27号到意大利热内亚,从4岁接触小提琴到17岁摘得国际小提琴艺术的最高奖——意大利帕格尼尼奖,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的传奇经历正如其父吕超青在手抄版《梁祝》扉页上的叮咛一般:“重新封订寄思清子用,望你将它演奏出神话般的传奇”。
传奇的种子其实早已在吕思清8岁那年便已经埋下,1977年,8岁的他被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破格录取,11岁,他留学英国梅纽因音乐学院,19岁,赴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深造,师从著名小提琴教授德罗希·迪蕾女士。一生中遇到这些名师,吕思清说,这是命运之神对他的眷顾。而从音乐学院毕业到成为一名世界级演奏家,凭借着高超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和充沛的乐曲情感表达,吕思清也俘获了无数海内外观众的心。

第二期《大师课》如约在广东卫视周六黄金档播出,吕思清以《音乐也会说话》为题深情讲述了自己数十载的学琴往事,让我们看到了乐坛独行狭的音乐修行之路和浓郁的父子情深。    
《傅雷家书》遥系父子情深
1955年1月26日,傅雷在给大儿子傅聪的家书中写道:“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赤子之心大抵就是艺术的境界也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节目伊始,吕思清便向现场的学生及家长推荐了这本《傅雷家书》。在他看来,《傅雷家书》是一种父子情感的传递,是父亲给予儿子在美学、文学和音乐上的教导。傅雷老先生曾经说过:“第一要做人,其次才是做艺术家。”而这,和吕思清父亲对其的教导“成绩只是一时的,成就才是终生的”不谋而合。
只学过数月小提琴的父亲是吕思清学琴之路的启蒙老师。在当时信息闭塞的年代,给儿子寻找琴谱绝非易事。吕思清曾在自传《往事如乐》中谈及父亲获求乐谱的过程:“求借乐谱,亲自刻钢板、晒图、油印,培养儿子的小提琴天赋。”“每次抄好谱子准备油印的时候,全家老少齐上阵,分纸、刷刷子、装订。”
他坦言,现在还会时常翻出父亲当年抄的谱子,“我看到的每一个音符,都仿如机器设备打印地那般规范,我明白父亲把描画那些符号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哪怕再苦再累也是一种享受。”
从父亲身上,吕思清学到了对于音乐的专注和热爱。父亲后来收藏了很多黑胶唱片,儿时的吕思清便趁父母上班时间,自己拿出来反复听,那时候的唱片甚至参杂了吱吱声,正好可以将思绪和情感拉回到了贝多芬和卡拉扬的年代。
练琴的世界通常很孤独
     从8岁离开家来北京,到11岁出国,大部分时间里,吕思清都是一个人生活,他的足迹遍布全球数十个角落,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匣中之物就是一把小提琴。

在《大师课》现场,吕思清带来了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世界名琴“斯特拉迪瓦里”,令演播厅美妙音乐不断。他直言自己实在是非常幸运,“当你遇到一把好琴,你需要去琢磨,去跟它相处。就像我们,是互相的适应和选择,也是一种相互成就。”
    而谈及对于音乐的追求,吕思清坦言,艺术家对于艺术的追求就如同制琴师制作小提琴一样,都是孤独和漫长的过程。无论是制琴家一年仅手工制作十几把琴,还是音乐家每天日复一日地在琴房练琴,最后都希望将充满了艺术魅力和美感的作品呈现给大家。“最重要的是对待你做的事情一定要非常有诚意和虔诚。只有这样怀抱纯粹的心去做事,才能留下好的作品。”
在吕思清的过往岁月中,收获了无数的高光时刻,越是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心里就越是清醒,这种清醒更是源于父亲的谆谆教导。父亲常跟吕思清讲述很多中国的典故,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又或者强调时刻保持谦卑谦虚品德。而两段海外求学生涯中不同的文化氛围则让吕思清明白了丰富的实践经历对于艺术的支撑性以及音乐艺术的表现应该先存于心中,而后才是落在指尖。
现场授课让音乐存于心间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吕思清在舞台上演绎最多的曲目。谈及《梁祝》在国际上的成名,吕思清坦言,这其实并非都是中国演奏家的原因。在中国音乐艰难走向世界之时,日本小提琴演奏家西崎崇子演奏的《梁祝》以及逾百首的中国乐曲,借助着她丈夫的唱片公司平台,在那个年代,顺利地漂洋过海。
音乐包含了一切个性与共性,它的无国界性正体现在其本质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在《大师课》的现场,吕思清再一次演奏了《梁祝》,长亭惜别的恋恋不舍之情,“英台抗婚”的激烈之情以及 “化蝶”的凄美之情……在他独特的演奏方式下,不同章节的情感表达淋漓尽致,觉悟处细腻、委婉;激情处坚决、有力。

正如吕思清所言,“我是从中国走向世界的音乐家,所以我有责任把中国音乐家的风采展示给世界各地的观众。”

现场教学指导环节中,在听完一段孩子演奏的《梁祝》后,吕思清也即刻指出了不足之处:孩子学琴,不能只认识五根线上的“小蝌蚪”,而不真正了解琴声背后的故事。他让孩子在弹奏的时候去想象江南的小桥流水和旋律的连贯性。经过一番指导,女孩第二次的弹奏得到了吕思清及在场观众的认可和赞赏。
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不停地去做
     节目的末尾,学生和家长向吕思清提出了诸如“初学小提琴,像锯木头一样的声音要忍受多久?”、“学习民族乐器,被周围人嘲笑该怎么办?”等问题。吕思清也从自身经历出发给了家长建议:“我学琴的过程一直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执着,大概三岁时,我就会拿起来两根筷子当琴,嘴里哼唱着表演。所以,孩子的兴趣很重要,家长的鼓励和引导也很关键,对待孩子学琴一定要有耐心,大人和小孩一样不要轻言放弃。”
    而针对学习民族乐器面临嘲笑的困惑,吕思清则以世界著名指挥大师小泽征尔的故事为例,他告诉孩子们,小泽征尔第一次来中国,听了《二泉映月》后,感动万分,并说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无论你是演奏任何乐器,你的演奏一定要是高品位高规格的,演奏才能经得起推敲,演奏才能引起更多的共鸣,才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享受以及美。”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用于形容吕思清的日常再不为过,尽管已经是个大师级人物,但吕思清依旧保持每天练琴的节奏,他告诉学生和家长,成功没有秘密,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不停得去做,只要你努力,你会发现你会比想象的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