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喜马拉雅》的性格——总导演手记

主人公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纪录片的性格。

走进一个个真实的人物,描画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呈现有血有肉、呼吸相闻的生活,这是导演的职责与本能。

那么,南亚商贸大通道这样宏大主题的纪录片里,主人公们应该长什么样子?是男人还是女人?是开朗还是内向?讲藏语、汉语还是其他语言?眼神里会流露什么样的情感?问题的答案,就是开启纪录片《跨越喜马拉雅》创作大门的钥匙。

 微信图片_20201223134837_副本.jpg

极致“之最”

自古以来,人们对极致都充满感情。最美的铁路、最险峻的山峰、最高的哨所、最遥远的村庄,西藏有太多的极致。而今天的西藏商贸版图上,有哪些“之最”故事,值得书写与讲述?

高原上最古老的马帮之路,从历史而来,向当下走去。子承父业的年轻不丹商人,沿着喜马拉雅山脉褶皱跋涉而来,熟练使用着微信、用人民币交易。在21世纪二十年代,这条路直通西藏边贸的风云历史。

最古老传承的对面,一定是最前沿的科技。很少有人会想像,在海拔3700米的高原,能建起世界海拔最高的云计算中心。敢想、能干的科技达人,背后是拉萨面对未来挑战的胸襟和气度。

熟悉的意外

人们潜意识里,总是希望能在他人的命运里,找到自己的影子。西藏的时钟节奏,与千里之外的北京、上海、深圳同频,高原人们的身上,折射出全中国人熟悉的生活故事,必定会激起共鸣。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小个体户,在光阴里拼搏,铸就了早期的创业时代。三个四川籍苹果商人,最早靠手提肩扛,在吉隆口岸往返二十年,终成为尼泊尔水果市场上响当当的大老板。今天的苹果三巨头,就是许许多多中国人奋力开拓的写照。

中国人的勤奋,不断地给全世界都带来震撼。这种民族性格,也深深地影响了来西藏闯荡的外国人。尼泊尔人丹尼,不断奋进的样子,越来越像永不停歇的中国人。

数据之美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文字,但是单纯的数据,枯燥而无趣。将数据进行故事化转换,是纪录片生动有力的表达方式。 

印度商人哈里,每天要在路上往返14小时,只为了在亚东口岸仁青岗市场4小时的交易。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时,我反复跟导演确认,总觉得是导演弄错了信息。这样的数字太令人记忆深刻了。

时间不容谈判。48小时,从海拔4000米的青冈树下,运到东京的拍卖市场,这又是一个超越想像的数字故事,高效的现代交通、便捷的外贸手续是故事背后的真正推手。

共情的艺术

自从有了智能手机,世界都淹没在视频的海洋里,视频内容却越来越难以触及受众内心深处的情感。而纪录片导演们最想打开的,就是人们心灵的大门。

美发店老板索朗德吉最早的故事版本里,除了三个职业女性外,还有美发店里的男员工。性格角色不动人、故事主题不清楚。经过摄制组的反复斟酌,决定大幅度砍掉原有内容,塑造一个创业女性的故事。纪录片播出后,有全职妈妈发微信给导演:我要像她们一样,重新寻找自我。

当新海静静的坐在地毯上,看着织梭在匠人手中飞舞;当新海的母亲说,这是寂寞的颜色;当缺牙的藏族老奶奶,一边缠线一边笑开怀,我们知道,地毯织就了情感,这个故事成了。

最初总觉得援建尼泊尔体育馆,跟其他故事格格不入。没有生意、没有贸易。其实,这不就是中国人“美美与共”的胸襟和气度,在西藏的完美体现吗?用这个故事作为结尾,是中国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感表达。

一部纪录片跟一个人一样,有自己的相貌气质、声音符号、肢体语言,而纪录片中人物的行为方式和内心世界,就汇总成了纪录片的性格。







(责任编辑:迺珝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