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扎根于土地 人物成长于时代——纪录片《西藏医事》总导演手记

在生命的复杂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面前,再饱有天赋、勤勉谨慎的医生,也无法抵达完美。生命机体的神秘与多样,患者对圆满结果的期许,医学人文里无可奈何的宿命感,都是医疗纪录片触动人心的原因。

而西藏的医疗故事,尤其特殊。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的县5000米、最高的乡5500米,气压低、辐射强,空气稀薄、含氧量仅为内地的60%,更是有人生活在人类生理极限试验场的超高海拔地区。这里的每一个生命都是披荆斩棘来到世界,值得倍加呵护;每一次与命运的抗争都用尽全力,值得尊重和纪录。

《西藏医事》是团队拍摄的第二部西藏主题纪录片,平均每个月往返一次的频率,已经跟这片土地产生了深刻的羁绊,也希望能实现新的目标:带入更多的有效信息,融入更浓的情感表达,引入更深刻的价值思考。

 1.jpg

这里是西藏

荷花淀之于河北,山药蛋之于山西——故事离不开孕育它的土壤。受新冠疫情影响,自去年以来,中国诞生了不少医疗主题的纪录片,拍摄空间多聚焦在医疗机构内部。西藏的医疗故事,会有哪些不一样?能不能让故事的发生地,在医院建筑内部与高原的浩瀚自然间大开大合地来回穿梭?

高原生命的孕育,尤为艰难。解放前孕产妇死亡率高达5000/10万人,婴幼儿死亡率430‰。即使是今天,氧气稀薄的环境下,危重产妇依然是医生要面临的常态病例。用危重产妇的故事作为片子的开始,希望能告诉人们,西藏的生命伊始,就扣人心弦。

2.jpg

图:危重产妇救治及时顺利生产

高原牧区的老人,经历长期高寒缺氧的牧场生活,关节炎、高血压是常见病症。那曲医养中心的故事里,如果没有藏医传统理疗手法的新鲜展示,没有建构起医养中心与雪域高原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仅仅是老人间的日常斗嘴与撒糖、医护人员之间的日常互动,就不足以体现出医养中心存在的价值。

3.jpg

图:那曲医养中心的老人和医护人员

西藏是旅游者心中的圣地,崎岖的山路、稀薄的氧气,是极致美景所设置的种种考验,也是交通警察与医护人员联合急救故事的深层意义。如果没有西藏旅游的大背景,故事表达只停留在有限的救援空间,影像就缺乏表现力,故事就缺乏层次和格局。

4.jpg

图:弯多路险的318国道

医学,从来都与地域密切相关;故事,离开其所在的土地,就是无本之木。

时代是人的塑造者

离开时代基因,人物的塑造就是无源之水。

西藏的现代卫生事业是从70年前四路军进藏时就开始的。没有孤胆英雄、不是孤军奋战,70年来,一代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今天西藏的“大病不出藏”、人均寿命71.7岁的成果。没有制度的优势,没有政策的力度,西藏的医疗故事不会如此动人。

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我们不是单突出医护人员个人的奉献与辛劳,而是不断强化医护人员的群像。林芝新生儿ICU的故事里,无论是带领团队高效诊疗的主任医师,还是想方设法给新手父母救治信心的护士,他们的团队力量是强化的重点。

5.jpg

图:新生儿ICU的患儿终于出院

先心病女孩故事的背后,其实有一个让人悲伤的人物。2020年7月,第九批援藏的心内科医生赵坚,刚刚到藏数天就突发疾病去世。同期援藏的战友乐飞医生救助先心病孩子,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完成战友的遗愿。但是在剪辑时我们纠结再三,还是把赵坚医生的线索删掉了。除了线索过多会影响叙事外,更重要的是,高原先心病的医疗救治,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无数个医护人员和政府医疗系统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通过呈现一个完整的、动人的故事,向赵坚医生致敬。

6.jpg

图:乐飞和5岁的次仁琼达

既是医学 也是人文

新鲜、边缘、原生态远远不是纪录片的评价标准。如果纪录片故事不能折射历史、映照未来,那么它的价值就打了折;如果医疗纪录片,不能兼顾医学科学与人文观照,那它的品质就不合格。

山南藏医院白张博士的故事,最初将重心放在了藏医非遗传承、手工炮制藏药的情节。非遗是文化,医学是科学,模糊的角度很容易使故事既失了科学观、又没讲清楚历史线。传统医学借助于现代科技的力量,传承好、发展好,最终成为故事的价值落点。

7.jpg

图:白张带领研究生采集藏药

揪心与眼泪,是人们面对命运选择无法回避的情感。西藏面积约占全国的1/8,但人口却只有350万左右,纪录片的18个故事,有1/3发生在乡村城镇、公路牧场。地广人稀,乡村医生承担西藏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任务。这些用脚步丈量土地的乡医、村医,某种意义上,已经是西藏农牧民家庭的一分子。故事里他们的情感,就像是在地下积蓄的泉水,虽引而不发,却饱满充沛。

8.jpg

图:村医次仁旦达独自驱车两个小时给4户牧民送药

9.jpg

图:乡医吾金旦增给乡民看病

医生们对生命的珍视、对职业的尊重,使医学有了温度,是医学的人文力量。医学纪录片,传播医学科学的力量,传递医学人文的温度。

(总导演: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