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阈下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范凯 刘庶

作者简介】范凯,男,山东济南人,泰山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影视教育和影视理论研究;

刘庶,女,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影视理论、短视频等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泰安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泰安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效果评价体系建设研究”(编号:2022SKX155)、泰山学院第十四批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大中小学影视美育一体化的体系构建和实施策略研究”(编号:JG20211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传媒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过硬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基于融媒体时代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设计和论证了综合认知实践、课程实践、专业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的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希求从制度、硬件、组织、人才等方面用力,助力传媒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融媒体;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实践教学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学界业界的共识,传媒专业主要是指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等艺术学类专业,即有些学者界定的“新闻传播+传媒艺术”[[1]]两大领域。这些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熟稔艺术学、新闻学、传播学等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视音频采编、新闻报道、新媒体数据分析等实践技能,为将来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开设传媒专业的每所高校都有成文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在新媒体的崛起和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传媒行业的基本需求,这使传媒教育面临严峻挑战”[[2]]。

一、融媒体视阈下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700余所高校开办具体名称各异的传媒专业,其中除了以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为代表的专门培养传媒人才的院校和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代表的重点综合性大学的传媒院系,近90%的传媒专业是地方院校开设。所以,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具有足量的样本和深远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适应就业市场的应用型人才

各地方高校“与其追求空中楼阁式的研究型大学,不如脚踏实地地办好应用型大学,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3]],因此要紧跟行业产业需求,围绕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培养方面有不同的侧重和要求,即重应用、重技术、重技能、重职业”[[4]]。基于此,地方高校的传媒专业应析辨和梳理融媒体时代对传媒人才的新要求,重在培养学生具备能在传统的广播电影电视系统、文化宣传出版部门和新兴的短视频、融媒体行业从事文案采写、视频编创、融合报道、营销推广等工作的专业技能,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符合媒体传播需要、胜任就业市场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有利于培养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创新型人才

随着媒介由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形态到移动互联网、中央厨房、“两微一端”等新兴业态的蜕变,传媒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媒体的用人需求大幅下降,基于PC互联和移动互联的新兴媒体的人才需求旺盛。根据对传媒英才网、中国传媒人才网等行业招聘网站和前程无忧、智联招聘、BOSS直聘等大众化招聘网站的统计,新媒体采编、运营和推广方面的人才取代传统的采编类、编导类和制作类人才,成了传媒行业人才需求的最新增长点。唐绪军主编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也显示,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平台,纷纷开设“两微一端”,重视新媒体策划与运营,此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设计和文案的人才需求次之,传统的剪辑、拍摄、编导等岗位的需求量相对较少。[[5]]那么,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乃至整个人才培养方案都要对此作出回应和改变,为新的媒介形势和岗位需求培养创新性人才。

(三)有利于培养适应学科融合环境的复合型人才

传统媒体时代,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专业性很强的媒体行业往往会强调某个单一的学科或专业背景,如新闻传播、播音主持、电视编导等。“随着媒介边界将会消融,更需要传媒人才突破专业边界,将多种知识技能融会贯通,才能真正适应未来传媒发展的需要。”[[6]]所以,从最近几年传媒行业的人才招聘来看,当然保留有对文字功底、新闻敏感、图文创制等基础技能的要求,但是日益注重对具备计算机、互联网、法律、经济等学科背景人才的考察和吸纳,甚至很多岗位对应聘者所学专业没有限制性要求。解放日报社曾在招聘摄影摄像岗位时,明确提出“专业不限”。这就需要在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体系搭建过程中涉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心理、法律、科学、美学、哲学等多领域[[7]],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业界输出既具有传播能力和知识,也具有相应细分专业领域背景的人才。

二、融媒体视阈下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面对媒介融合的时代性信息变局、传播变局和生存变局,作为传媒人才培育的前端,高校传媒院系的专业人才教育同样需要重构。”[[8]]其中,“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改革实践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是强化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地位的基础。”[[9]]结合当下的媒介环境和格局,借鉴国内开设相关专业高校的优秀经验,提出包含以下四个有机组成部分的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认知实践

传媒是一个日新月异、与时俱进的行业,所以应该时刻让传媒学子知晓和洞察业界的最新动态和变化,对身处传媒行业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尤其如此。只有这样,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训才不至于因为落后时代而陷入纸上谈兵的境地。所以,大学四年尤其是前两个年级,要尽快完成所学专业在传媒学子认知中的精准画像,包括传媒行业中的工作流程、具体分工、创制理念、工作状态和软硬件配置等。

认知实践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并形成每个年级常态化、规定性的动作:带领学生赴业界第一线——电视台、政务融媒体中心、网络直播公司等单位参观学习,并通过参加节目实际录制、与工作人员交流座谈、模拟采访播报等方式实现学生的传媒工作初体验。认知实践摆脱了传统枯燥的纯理论教学模式,化抽象为具体,提高了学生对媒体行业的感知能力和敬畏之心,激发了日后长期专业学习的目标感和主动性。

(二)课程实践

即每个传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每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的课内实践,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电视摄像》《电视节目制作》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新闻采访与写作》《即兴口语表达》等、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舆情收集与分析》《新媒体产品设计》等。专业负责人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明确规定课程的实践学时和实践学分,以使课程实践环节有执行依据;授课教师需要在开课之前撰写课程教学大纲,斟酌在哪个教学环节植入什么内容和形式的课程实践。

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电视节目制作》为例,碍于校园空间和素材的局限,过去的课程实践大多只能拍摄同学情谊、师生典型、毕业情愫等校园题材,缺乏当代传媒学子应有的社会关怀和开阔视野。现在,很多地方高校的传媒专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政策便利,在类似课程的教学大纲中设置实践周,在课程开设的学期初拟定具体的实践周次和地点,选择风貌独特、花费不多、适于创作的自然人文景区采风拍摄,如江西婺源油菜花基地、安徽宏村写生基地、内蒙古坝上草原等,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又摄制出了一批优秀的课程作业和学生作品。

(三)专业实习实践

学生进入大四,面临着求职的诉求和压力,如何让学生从专业技能、精神状态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磨合准备到位,顺畅地实现由象牙塔到职场的过渡,是上至国家、下至每个高校和专业都重点关注的问题。所以,根据各地方高校传媒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大四的第七学期或第八学期设计为期一个学期的专业实习,而且属于有可观学分(一般是6-8学分)的必修实践环节。

囿于各地方高校的区位限制和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传媒资源,高校要主动对接社会资源,与地方新闻媒体、融媒体中心等展开长期合作,打造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10]]实习接收单位安排业界导师,以师徒制的形式负责和指导学生的实习;学校专业教师要定期走访和督查学生的实习工作,尤其要掌握业界导师对学生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实习结束后的考核和赋分应该综合学生自我评价、业界导师评价和学校专业教师评价,以客观公正的分数反馈专业实习的效果。

(四)创新创业实践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11]]随即,为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教育部于2015年5月至10月举办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至今已举办至第八届。在诸多强有力的政策和举措的带动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蔚然成风、成果斐然。

地方高校传媒专业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实践,首先需要从制度上明确其正当性和合理性,需要将其视作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乃至学校整体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的高校就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给予创新创业实践数据化的认可和量化,规定学生可以根据创新创业项目和专业比赛的层次申请创新学分,能折抵1到5个课程学分;其次,专业教师需要从行动上动员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和专业比赛,如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并为学生提供软硬件保障和专业指导。

三、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部分地方高校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欠缺,培养出的一些学生眼高手低、执行力不强,很大的原因在于学校没有将实践教学体系制度化。即便有一些关乎此方面的文件和规定,也多流于碎片化和纸面化,缺乏系统性的设计、常态化的落地和有力度的监督。所以,地方高校要重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制度建设。

在目标管理制度上,要充分利用每一次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手册调整优化的机会,从源头上确立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和实施细则。邀请业界媒体人、学界专家、毕业校友和专业教师共同商讨实践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环节和相应的学时学分配比,同时注意注重吸纳其它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学生融媒体生产和运营能力的培养。

在实施运行制度上,要针对以上提出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四个组成部分,针对性地给出具体的保障措施:认知实践要根据融媒水平和接待能力,设立认知传媒单位清单,规范认知实践的流程;课程实践要在一轮轮的教学过程中反复推敲优化具体课程的实践内容和形式,并写入教学大纲;专业实习实践要明确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多方的责任和义务;创新创业实践则要解放思想,敢于作为,为学生提供信息、场地、硬件等多方面的便利。

在评价激励制度上,要求教学质量监控部门综合教学督导和学生对实践课程的打分、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层次和专业比赛获奖名次、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等因素,建立实践教学评估标准,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效果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对优秀作法以典型案例推介、课程示范宣讲和绩效考核赋分等形式予以表彰和推广。

(二)硬件保障

传媒专业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离不开数量众多、配置齐全的实验场所和机器,如融媒体中心、非线编实训室、高清摄像机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有些高校硬件建设严重滞后,不仅设备陈旧,而且数量不足,学生实验小组只能人满为患,遑论人手一套设备,也就无法保障融媒体时代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各地方高校要广泛集结和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助学企业和各路实验室建设经费等资源,加大对传媒专业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的投入。

当然,得益于智能手机的升级和自媒体的发展,学生可以进行传媒作品采编播的平台越来越多,在自己的移动设备和自媒体账号上就可以完成文案撰写、拍摄剪辑、发布运营、数据监测等专业实践工作。学校的融媒体中心和学校学院、系部社团的“两微”账号等也可以让部分学生不出校门便能参与到相对真实具体的媒体运作中。党团总支和学工部门的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这些平台的稿件采写中去,专业教师也要及时提供有益的指导意见。

(三)组织保障

要建立起上下协调、横向联动的实践教学组织系统,通过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组织的相互关系和彼此责任,来推动实践教学体系的落实执行和正常运转。笔者建议构建“学校-学院-教师-学生”四级实践教学组织,分别履行决策监督、组织管理、实施执行、具体参与的职责,最终构成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参与层的组织闭环。

具体来说,学校层面要求主管教学的校长和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中心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指导思想,监督和检查各个二级学院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开设传媒专业的学院要积极联系认知实践和专业实习的传媒机构,为实践教学搭建多元平台;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个实践教学环节,并进行有效的指导示范和跟踪检查;学生则是实践教学的参与主体和受益者,并以课程成绩、教务系统评教、学生作品和创新创业项目等形式实现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反馈。

(四)人才保障

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要有具备深厚融媒体素养和高超实操技能的师资队伍作为坚强后盾。地方高校要多措并举,内引外联,鼓励现有专业教师转型升级,积极汇聚整合当地的媒介资源,不断优化师资结构。

首先,在内部挖掘方面,鼓励专业教师通过学习深造,主动掌握先进的创作理念和高阶的实践技能;还可定期组织教师前往优秀媒体单位短期培训和挂职锻炼,推动师资队伍向“双师型”转变,进一步反哺教学活动。其次,在外部引进方面,要预留一些名额,有针对性地吸收和补强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技能型人才;还可以开拓“柔性引智”的方式,聘任具有丰富经验的导演、记者、编辑为客座教授或特聘教师,为学生授课、做讲座、指导毕业设计。

四、结语

“对于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而言,培养现代化融媒体传媒人才需要以实践为向导来进行教育教学工作。”[[12]]各地方高校的传媒专业更应该积极拥抱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立足自身学校定位、专业特色和区位优势,将融媒体思维贯穿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的始终,在制度上建章立制,在硬件上加大投入,在组织上厘清权责,在人才上内引外联,多措并举培养更多具备融媒体素养、适应现代传媒行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8】刘俊.迭进·交糅·专业·情怀:融媒时代传媒人才培养四论[J].青年记者,2022(21).

【2】赵雅文,张语,冯湛,任庆军.我国高校传媒人才培养质量分析与模式研究[J].新闻大学,2013(6).

【3】刘耘.务实致用:对地方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5).

【4】孟庆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与内涵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3(18).

【5】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279-296.

【6】崔林.智能融媒时代传媒人才培养的理念[J].现代出版,2019(3).

【7】刘俊.全媒体人才培育简论:融媒背景、着力侧重与学科建设[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1(3).

【8】陈婷.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探索,2008(3).

【9】吕玲.以“融思维”推进地方高校传媒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08(3).

【10】高文兵.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N].人民日报,2015-5-28.

【11】金丽娜.论融媒体媒介环境下传媒专业人才培养[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8(2).